北京市总规提出了三个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其中,将于今年6月实现全线游船通航的北运河通州段尤引关注。3月4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走进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视频采访室,提到了一些切实的建议来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力争打通大运河连接线历史节点

吴晨建议,将逐步复兴大运河历史上重要的漕运节点。目前,作为大运河重点什刹海段的相关整治工作已经完成,比如荷花市场已经得到升级改造。但是作为大运河连接线通惠河,还有很多节点需要打通。比如,在通惠河段有一个元代的水闸,具有近800年的历史,河面也非常宽敞壮丽。但目前它周边的环境非常混杂,机动车占据了大量的通行空间,影响了运河的整体呈现。后续将和交通专家一起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整治元代水闸节点。除了整治交通问题,在周边业态打造上,工作组也将进行考虑,对周边的业态进行升级改造。

在复兴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已经有了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吴晨提到,比如通惠河的一段东三里河曾是明代泄洪渠,曾经环境混乱,近年来随着“前门东区三里河及周边恢复整治项目”的推进,这条全长约900米的河流再现了“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景象,也被多家媒体选为北京“新十六景之首”。

“十四五”将开展文保重点区域有机更新

吴晨介绍,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推进,也有越来越多的改造后的街区不断亮相,比如之前提到的东三里河恢复,历时三年完成开街的鼓楼西大街,以及成为网红打卡地的大栅栏片区的北京坊。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1月14日,全长1.7公里的鼓楼西大街实现完全亮相。这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批复后西城区首个重点推进完成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其中,元代码头历史遗迹也在更新项目中亮相,人们在“打卡”古街的同时,也能一品古迹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西城区将开展地安门外大街沿线、陟山门街—景山西街、法源寺文保区等重点区域有机更新。吴晨介绍,地安门外大街沿线作为历史上大运河漕运的终点,它的恢复对于大运河的整体呈现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吴晨提到,目前北京正在加快推进北京坊二期建设的步伐,目前已经进入设计阶段,未来将有更多更新的功能展现给市民。“在城市更新中,我们注意到皇城是壮丽和壮美,胡同是幽静的优美,而商业场所是繁华的世间美,都须兼顾。”吴晨说。

让文物更多地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

同样,作为文化和博物馆工作者,齐玫近年来非常关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以及老城保护的相关内容。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齐玫认为,“老城整体上是一个不可移动的文物,要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做名城保护,修旧如旧,不能将旧的东西直接舍去。”

今年齐玫将提出关于城市更新方面的建议,对于城市更新计划——齐玫建议在顶层设计上进行考虑,更多发挥文物部门作用,从而更多地参与到老城保护以及城市更新的建设中。

她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为例,阐述了博物馆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京津冀三地和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系统地展示了运河在中华文化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她还提到,如今首都博物馆东馆已经在城市副中心落地。而作为“应河而生”的通州,运河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首都博物馆将在展览设计上突出运河文化,让大家在博物馆欣赏到更多运河文化的相关文物。

文/本报记者 刘洋 供图/北京市人大常委会

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

从基础科学入手 突破卡脖子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如何突破“卡脖子”难题,一直是科技界非常关心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的议案或者建议也与此相关。

3月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方复全走进全国人大北京代表团视频采访室,呼吁社会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从而突破卡脖子技术。

他提到,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尤其受人关注。但他认为,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存在一定的误区,“大家认为科学家的研究或者新的技术一定要有落地才有用,而往往忽视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要性。”

方复全提到,他主要做数学科学的研究,而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很多关键技术的突破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举例说,华为5G技术,就是基于土耳其的一项数学研究才有所突破的。近几年,国家对数学这个基础科学越来越重视。例如,科技部出台了一些向基础科学倾斜的政策,他认为,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在采访的尾声,方复全再次呼吁社会加强对基础科学的重视。

方复全认为,社会对科技、科学家有过多的期待,希望技术马上落地,这可以理解。但只有基础科学研究透彻,有后劲,才能在卡脖子技术上有所突破,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本报记者 刘洋

全国人大代表田春艳

建议延长产假至6个月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在北京开幕。在会议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春艳带来了一份关于延长产假时间的建议。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田春艳提到这个建议来自她在工作生活中的朋友、同事反馈的呼声。目前大多数地区规定产假不少于98天,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势已经有所变化,尤其是在鼓励二孩的背景下,她认为应适当延长产假至6个月。“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婴儿和母亲的接触时间,一方面也对产后妇女身体恢复非常有效。”

根据她的调研,目前河南、福建等省份已经有所尝试,延长了产假时间,我国已经有了延长产假的基础。

她提到,目前由于育儿成本高、耗时长等多种原因,人们生育意愿降低,适当延长产假有利于提高大家的生育意愿,促进社会的发展。不过她也表示,延长产假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让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分担成本,这样才能让延长产假成为现实。文/本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