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怕中暑啊?”每每听到这样的关心,老人们总是会心一笑,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技巧”。减少运动时间、降低运动强度或将运动安排在夜晚,而有些老人认为趁着夏天加大运动量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虽然老人们常去的健身场所安装有摄像头,也有专人巡逻,但是高温天下,运动健身还是要量力而行。

夜晚的公园很热闹

“昼伏夜出”已成为夏日里市民们的健身规律。晚上7时许,丰台区御康公园里的游人逐渐多了起来,他们散步、纳凉、游玩、锻炼……夜晚的公园要比白天热闹了许多。

“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带着儿子到楼下的公园走走,这里的温度要比外面低,半个小时走下来,感觉挺轻松的。儿子可以在娱乐区和很多小朋友在这里玩滑梯、秋千,也很开心。”家住富锦嘉园的杨女士说。而王先生正坐在长椅上闭目养神,对于他来说,记忆中的夏天就是坐在树荫下,静静地听着夏日蝉鸣。王先生说,在他童年的记忆里,寂静的夏夜总是伴随着蝉鸣入睡。

夜晚公园的主角当然还是老年人,年过7旬的赵奶奶每天晚上都会和老街坊们在公园散步聊天。记者注意到,公园的各个角落里都安装着监控摄像头,林间还停放着一辆治安联防车,有人在此值守。“在公园里多呆一会儿,即使晚一点也不怕,不光有监控,还有人巡逻。”赵奶奶说。

晚上7点半,公园东侧的广场舞准时开场了。30多名年过半百的舞者正迈着轻快的步子,在广场中央翩翩起舞。这些人当中67岁的王文会显得格外显眼,他是这些舞者的“总教练”。 “我在这儿跳舞坚持了10年了,无冬历夏天天都来。”在他的组织下,前来跳舞的人年龄上至70岁,下至30岁,最多时能有100多人。

一首舞曲是4分钟,随着音乐的节奏连着跳上4首,王文会已是满头大汗,趁着换舞伴的间隙,他坐到一旁短暂地休息一会儿。“冬天,我们是每天晚上从7点跳到9点,2个小时。夏天,等天擦黑了再出来,一般是从晚上7点半跳到9点。”王文会说,这样的天气,白天大家基本上待在家里不出门,只能等到晚上出来活动一下筋骨,其实出点汗后回家洗个澡,反而觉得全身很舒服。

老人也知量力而行

伴随着气温的直线飙升,经常在三里河公园散步健身的居民便将运动方式改成了下象棋。从之前的体力活动,到现在脑力竞赛,这些老街坊们真是一天也闲不住。76岁的白大爷说:“岁数大了,夏天在外面多待一会儿都难受。我上周晚上还中暑了,干脆不较劲了,夏天就下下棋,天儿凉快了再说。”附近居民说,现在只有每天的清晨与晚间会有人散步,其余时间街坊们多是聚在树荫下或是凉亭里。

如果真有老人中暑了怎么办?几位经常在三里河公园散步的居民说,这里距离家特别近,而且互相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即便出了状况也会有人帮助。居民们如此“乐观”还有一个原因,记者注意到公园内经常会有工作人员来回巡逻,而且这里距离街道、社区都很近,散步居民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在最快时间得到救治。

前门的白大爷将体力运动换位脑力运动,但是居住在三里屯东三里社区的安阿姨却每天坚持来到社区的健身广场。下午4点半原本闷热的天气刮起了凉风,安阿姨来到社区健身广场,锻炼已成为她每天的日常。

她没有“天坛大爷”那般的伸手,但是所有健身器械他都能操作。“坚持了20多年,已经成为习惯了。”安阿姨的锻炼适可而止,不会追求强度,她说自从坚持锻炼之后已经很久没有去过医院了。

天气越来越热,但是安阿姨每天的锻炼确实雷打不动。记者发现健身广场的所有器械都在树阴内,而且包括安阿姨的大部分训练者,都会根据气温来调节锻炼强度与时间。属地三里屯街道表示,包括社区的健身广场与街心公园全部都有监控覆盖,而且社区的网格监督员也在时刻巡逻,这些老人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高温“不减量”谁来关注

相比于御康公园的热闹与三里河的谨慎,朝阳区柳芳南里健身园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该健身园自建成后深受周边居民喜欢,近年来甚至有不少远道而来健身锻炼的人。高温下,健身园里的老人们有的仍热情高涨,自称运动量不减,也有年岁偏大的,选择量力而行。与正规健身场馆、4A级景区相比,是否有相关部门关注到了他们的健身安全?

昨天下午5点多,记者来到了柳芳南里健身园,大多数健身器材都有人用着,饭前练上一轮,是不少老年人多年的习惯。高温暴晒下,露天健身器材的手感都像热暖气片似的,老人们倒是不太在意,手握、贴身这些烫手的铁家伙,都不在话下。

“我每天都练两到三个小时,天热不热都一样。”袁大爷是健身园的“老人儿”了,年近70岁,可一“操练”起来,身边的年轻人都目瞪口呆。在杠上倒挂、引体向上,一轮动作完毕从杠上下来,再接着练劈叉,一劈到地,看者纷纷挑大指。老人油亮的皮肤上挂着大颗的汗珠,烈日之下,练上半小时,多少也是有点喘了。

“他这是练横叉,比我刚才的难度还高!”与袁大爷情况相仿的,园子里还有不少老人,都在70岁左右了,往往气温超过35摄氏度,大家的健身热情仍不受影响,赤裸着上身,一股年轻人的势头。“越是天热,越多练,出汗多,促进新陈代谢!”

与他们相比,健身园内超过80岁的老人面对高温,则谨慎得多了。一位82岁的老爷子坐在健骑机上,时不时拉伸几下,仅此而已。老人告诉记者,原本每天他要绕着健身园小跑一圈的,近几天温度很高,就不多运动了。“真热着出点问题不适得其反么。”

在健身园向很多健身老人询问,是否携带与解暑或应急的相关药品,多数回答都是“用不着,家离得近。”与专业健身场馆相比,是否有人在关注他们的安全?记者从属地朝阳区香河园街道了解到,包括柳芳南里健身园在内,街道每天会有专人到健身园、健身广场进行巡视,并根据实际情况、天气状况对老人们进行安全提示。同时也充分发挥楼门多媒体屏幕、微信群的作用,及时发布高温提示、预警等信息,提示老人们健身时注意防暑降温。各社区也专门配备了应急救援包、解暑药品等,以便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工作人员说,也希望媒体多宣传,让老人们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能量力而行,科学有效健身。